不是1次是4次!央妈亲自揭穿蔡国强,现场坑洞遍地,垃圾照旧留在原地
说实话,这几年但凡沾点“环保”二字的事,大家都格外敏感。
尤其是名人带头搞点大动作,舆论一旦起波澜,分分钟就能炸翻天。
蔡国强这事,很多人刚开始其实还挺期待他的“升龙”烟花秀,谁知道最后变成全网口诛笔伐,现场那一地鸡毛,真是让人一句“艺术”都说不出口。
这场风波的主角,就是蔡国强。
原本他的烟花表演想在法国搞一场“升龙”,把中国元素摆到欧洲去讨彩头,谁料法国老铁直接一口回绝,说“环保不过关”,不让上。
接着又想把场子搬到日本,结果富士山也不买账,同样没批。
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回国找机会,选中了咱们西藏的高原地带。
别说,这操作让不少网友都觉得有点“捡漏”意味,外国人都不让弄,怎么能在我们自己家门口下狠手?
审批这块,蔡国强也没少下功夫。
光是找当地三级政府就费了不少劲,承诺什么“绝对环保”,结果现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根据央视记者实地探访,距离烟花燃放结束已经过去三天,可现场依然一片狼藉:草皮被越野车碾压,地表踩得实实的,原本的高山草甸已经变成坑坑洼洼,连村民都直言“废了”。
更别提那些烟花底座、引爆管、金属垃圾,什么“可降解”全成了笑话,只能靠时间慢慢消化,你说对生态影响大不大?
最让人扎心的还不是垃圾,更是蔡国强一副“我很感恩自然”的嘴脸。
烟花燃放完,他对着镜头大笑,说感谢喜马拉雅山的万物给他提供灵感和支持。
这话听着就让人不舒服,好像天然把那些没有话语权的动物和牧民都算进了自己的“艺术战绩”,仿佛他们默认同意被打扰。
可实际上,谁又真正问过他们的感受?
现场燃放烟花的时间长达52秒,足足用了1000多盆,从山顶炸到山脚。
而且这还不是一次结束,据知情人透露,除了“升龙”,蔡国强和合作方后续又连着放了三波烟花,分别叫“天降彩龙”“游龙戏水”“彩虹”,每一次离水源都更近,完全不管会不会造成污染。
你说这是艺术,还是对生态环境的无声碾压?
更夸张的是,他们离开时,什么垃圾都没清理,都是靠当地村民自发去捡,结果垃圾遍地,反而加重了二次踩踏破坏。
央视记者那一趟探访,让不少人心里堵得慌——这不就是用“艺术”强行给世界屋脊留下伤疤吗?
孔洞像伤口一样密密麻麻,现场没了烟花的喧嚣,剩下的只有冷冷清清的垃圾和被破坏的草地。
这么大的动作,既没有对环境负责,也没有对社会舆论有半点敬畏,还能堂而皇之拿“艺术与自然共舞”当口号,难怪网友集体不买账。
其实这事儿早有先例,类似的“名人环保争议”以前也发生过。
比如前两年某地搞大型灯光秀,结果海边数千只候鸟迷失方向撞死,虽说主办方事后道歉,可影响已经无法挽回。
这次蔡国强的事件,只不过把伤害推到了国家顶级生态保护区。
说到底,这种“艺术优先”的思路,已经和咱们社会主流价值观脱节了——保护环境不是一句口号,更不是谁愿意就能随意破坏。
更让人反思的是地方政府的态度。
对比西方国家的严格审批,国内偏远地区往往因为经济压力、旅游诱惑,容易被忽悠进去。
蔡国强能拿下审批,有没有“重金酬谢”咱们不得而知,但只要有一点“见利忘义”,这种事件就很容易一再发生。
网友的质问不仅是针对个人,更是对政策执行力的拷问: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家园就能被随便糟蹋?
央媒这次直接下场拆台,也说明了舆论的风向彻底变了——谁再拿“艺术”当挡箭牌,谁就得接受社会的集体审判。
从限制鞭炮到全面推行绿色生产,每一次政策收紧都是为了保护大家共同的未来。
名人特权不能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,更不能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。
最后说一句,面对这种“大型环保翻车现场”,大家的愤怒不是没道理。
希望这次真的能有实锤整改,不管是个人的追责,还是地方审批的深度复盘,都别再让“艺术”成为破坏环境的遮羞布了。
对于蔡国强和始祖鸟的道歉,咱们不需要漂亮话,只要看行动。
你怎么看这事?
欢迎留言聊聊你在生活里见过的类似尴尬场面。
长富资本-股票配资公司一起配资网-配资机构网-靠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